鹿喵狸

[读后感]当下的力量

看过了很多书,越发觉得每一本书都有他独特的魅力和力量。

如果就此让他们沉淀在过去回忆的角落里,只能偶尔记起一些细枝末节。未免有些可惜。

文字和语言虽然是有缺憾的,但好在他们可以比记忆更加靠谱。这一个个文字符号组成的字符串,有时,也会成为心灵的通道。


这次想聊的,是一本给我带来最多震撼,也是带来最多宁静的一本书。

其名《当下的力量》。

说来也矛盾,既然都已经震撼到无以复加,却又要在这强烈的情感上加一个宁静。

但这本书就是有如此的魅力。作者尽全力用文字为我们描绘一个仅有当下的世界。

文字里面充斥着对自我的觉察,对本源的探索。


“所谓自我攻击,是谁在攻击谁?”

我想,你应该也曾经有过自己和自己对话的经历。类似于“你为啥还不去做作业?”。“你是不是傻?”。作者前半生都生活在这样的自我对话中,他感到非常痛苦,突然他想,为什么是两个人?

如果一个人是说话的那个,那另一个人是谁?

这个问题很神奇,我曾经也很经常问自己“你在做什么啊?”“你是不是有毒?”类似的自我攻击。

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,自我攻击自我攻击,到底是谁在攻击我的自我呢。

作者说,我们身体里有一个“小我”,还有一个是“本我”。当然名字不重要,我更喜欢称他为“小人儿”和“心灵”。

它敏感脆弱,永远在担心身边的事物。它将情绪作为自己的武器,用情绪包裹自己,仿佛这样就可以免受伤害。

没有被心灵引导的小人儿,将总是处在恐惧之中,它将痛苦作为自己存在的证明。为此他不惜攻击身边的一切,包括自己。

你身边是否会有这样的人,遇到不顺心的事,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去不断反刍那件事。他们在反刍的时候,往往不是在思考或是吸取教训。他们的回忆,纯粹是为了给自己带来羞愧,痛苦,难堪的情绪。

是否有这样的人,遇到两难的选择,从不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。

是否有这样的人,每做一件事,总是在思考怎么赶紧做完。而不是看看自己正在做的事。

嗯,只要你认识我,那你身边肯定有。


“思维是一种强迫症。”

你有没有想过,思维是一种强迫症?

思维已经像背景噪音一样充斥在了我们的身边,不管做什么,思绪都会像云一样弥漫。

而唯有心灵,是指引它的明星。

我一直相信,人不是思维的动物。人类中的美好,人类中的艺术,一次次的证明着这一点。

思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,思维也让我们失去了许多。世界上的丑恶,无一不是肆意膨胀的思维所造成。


思维的局限性,古人也早已提醒过我们。

就拿我们身边常见的树来说。

古人会说:树为树,树非树,是名树。

第一句树为树,便是从思维的角度,我们只需瞟一眼,随手一指,便能清楚的说出“这是一棵树。”

第二句树非树,便是从心灵的角度,当你用心灵去感受你指的那棵树。你便发现,这棵树或曲折,或挺拔,或瘦小,或不屈的伸张着。树干上的疤痕展示着它的成长,鲜嫩的绿叶接受着阳光的沐浴。此时你发现,“树”这个字太过浅薄,无法形容面前这生命的万分之一。

第三句是名树,这里我不太能领悟其中真意,诚以为是说,此时的“树”已经不是树了,而树挺拔生长的生命力已经拓印在我们的心里。这就是“树”


对身边的人也是这样,多少身边的美好被忽略。别人不经意的小举动,若是用思维,便只能懂一个利害关系。不用心去体会如何能发现真善美。

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感受,当你被一个美景,一个美句打动,彻底打动的时候。你在那个瞬间,没法用任何语言或者思维去形容你看到的东西。

那种美感让你的思维失语,剩下的,便是纯粹的心灵。


思维让我们没有办法发现本源的东西,我被这本书戳中的地方正是这里。

试想我们的生活中,有多少事被“应该”支配。有多少事我们不曾感受便妄下定论。有多少事,我们就像设定好程序的机械一样的完成它。有多少个瞬间,我们只是存在着。

试想现代礼仪,有多少次握手仅仅是出于“礼貌”,而不是出于礼貌背后的尊敬和谦卑。有多少人面对着眼前的事一遍遍的催眠自己“这是我应该就去做的”,而不是问问自己“这是我想做的”。

如果做一件事,不是出于爱。那么它便毫无意义。


此书用了很长的篇幅,试图说明心灵是如此重要。

而看到心灵的唯一方法,便是深深的进入当下。

小人儿没办法在当下生存,因为小人儿只能通过对过去的分析来激发对未来的渴望。

想想我们感到痛苦的时候,无一不是回忆起了过去曾经遭受过的不公。

当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,无一不是对未来产生了渴望。

而他唯独不能进入当下,能留在当下的,只有我们的心灵。

当我们在当下的时候,心灵的本质便显现出来。


举个例子,当我们在打一局王者荣耀的时候。

如果我们任由小人儿对我们说,我要上分,这局排位要赢。

在整局游戏里,时刻盯着对方的水晶,不管是优势还是劣势都感到焦虑。

我们真的还能享受到这局游戏的快乐么。

如果这局赢了,小人儿不会满足,小人儿说,今天上分吉日,我要再上一颗星。

万一这局输了,那就凄惨了,刚刚的几十分钟全都变成了痛苦的体验。你会不会想,要是没打就好了,至少不会掉星。

而如果你把一局游戏看成每一个兵,每一个走位,每一次配合。

那么你能充分享受到游戏的乐趣,同样,专注于每一个瞬间的你,胜利的机会也将大的多。

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儒家的宗旨:无为而有所为。意思是,不要去刻意的有所作为,而是在不作为中获得成就。

这里说的不作为不是什么也不做。而是提倡一种,做好手头的事,在不经意间就把目标达成的理念。

把每一个瞬间都做到极致的你,还怕拿不到星星么?


可是难道我们就要忽视时间的重要性么?

没有过去,我们是否还能成为现在的自己?不考虑未来的现在真的有意义么?

先说结论:时间是没有意义的东西。

这个结论初听可能让人震惊。但是说来奇怪,人们会为没有思考过的东西而震惊,就好像他们已经深思熟虑过了一样。


当你在思考(回忆)过去的时候,你是在当下思考(回忆)过去。

当你在向往未来的时候,你是在当下看着未来。


过去已经过去了,不是说过去不重要,过去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,塑造着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。

未来还未到来,不是说未来不重要,未来是期待,未来是指明灯,是人们对美好的向往。

过去塑造现在,现在又在决定未来。

可我们永远只能活在现在,过去是已经发生的现在,未来是还未发生的现在。

我们永远只能怀着对过去的感激,对未来的期待。活在当下。


我不是在讲求一个理论,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。

我们身边不乏活在未来或是活在过去的人。

仔细观察自己和身边的人,有多少人吃饭的时候,心在美味上?又有多少人,去景点留下自己的身影,照片,唯独忘了留下自己的心?

有多少人,一刻也不曾活着,只是存在而已。

时间即是幻象,所得只有当下。


很奇妙的是,我和朋友,和父亲聊到这个的时候。会有一个我不是很理解的思维定式。即,既然人只能为了当下的幸福而活,那为什么还要学习?天天打游戏不就好了么?

我无法理解这一点,是因为我亲身体验过,某些学习给我带来的幸福,远胜于长时间的游戏。

我高三那一年没有碰过游戏,我承认那一年我偶尔也会想玩一玩,但我根本无需努力,便可以让这个念头消散。学习不快乐么?为什么要打游戏?而大多数时候,我连想都不曾想到。

有人可能没法理解,其实我觉得只要细想,就很容易发现他们的本质。

游戏的本质是什么?是一系列的反馈和奖励,是对抗带来的刺激。可是刺激是快乐么?

显然不是。

那么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游戏是愉悦的呢。

是专注,游戏通过每一个小细节,用不容抗拒的方式强迫你将注意力投入其中。

专注是我们获取“最优体验”的唯一途径。既然如此,当我在写下文字,当我在学习新知识,我都完全有机会,专注的思考,专注的看待新知识。他们所获得的快乐,并不会比游戏差。


之前我们说到,专注能带来快乐,游戏能强迫你专注于每一个细节。

那么游戏就是快乐源泉咯?

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的,某种意义上来说又不是的。

我认为,被强迫拿走了专注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。或者说,被强迫拿走的专注,带来的也仅仅是被强迫的快乐。

这样的快乐,聚集起来无比迅速,消散起来,也如云烟一般不剩下什么。

而如果身边的一朵平凡的花,手边一本平凡的书,他们并没有强迫你什么,你看到了,注意到了。你试图从他们身上找寻美好,不断保持着好奇心去观察他们,去阅读他们。

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,从他们身上,感受到的快乐和平和。才是我们的心灵选择的快乐。

真正的快乐,或者说幸福的快乐,应当是平和,宁静,和爱。


怎样获得平和,宁静,和爱?如果当下的事情是我不喜欢的,难道坚持是一种错误?

也许,这需要智慧,需要人生的智慧。

当你身处当下,一草一木,一呼一吸间,皆是宁静。

若是当下不尽如人意,所要做的,不是改变现在正在做的事,而是改变做事的方式。

身处当下,只有两种选择。改变,或是接纳。

停下无止境的抗拒,抗拒只是思维耍的小把戏。


关于这个,我自己最近也又在思考一个问题。那么忍辱负重是不必要的么。有些东西难道不是必须要经历重重的苦难才能得到的?

我爸也在我身边提醒我,难道只有你感觉良好的事才是要做的事?

这一点我也一直耿耿于怀,不管是多么令人快乐的事,总有令人厌倦的时候。这种时候,不管怎么看,似乎都是要继续坚持下去才对。

不管是多么令人厌烦的事,有些事,该是你做的,你就不能逃,否则天下人便不用再去负起自己的责任了罢?

我细细想了一番,确实是如此。

若是你一心要去负起的责任,那便是心之所向。若是你一心想去做的事情,又怎会让人厌烦?若是你不得不做的事,等等,敢问世上真有“不得不做”的事否?


世人都说,当你在向目标前进时,你要坚持,你要努力,你不能放弃。有毅力,有恒心,便能成就事业。

我不否认这个观点,只是觉得这非常的普世。毅力从何而来,恒心从何而来。

从心而来。

当你疲倦的时候,若是不知停歇,疲倦变厌倦也不过是时间问题。

因为当你疲倦想休息,却逼迫自己继续工作时。你让自己身处“休息”的未来。当你不在当下,当你失去了时间和心灵的本质。

你如何能说,你真正在生活呢。

所谓压力,便是你存在于当下,却无时无刻不想到未来去。

若是你不接纳,又不改变。如奴隶一般鞭策自己的身体。不与自己妥协,也不懂如何爱自己。

你如何能说,你真正在生活呢。



读后感写着写着,就写到了对生活中的一些思考。其实这本书所言不多,最重要的就是论述着当下。当下是我们唯一生活的地方。

换而言之,我们的不满,永远都出于未在当下。

“我不是在讨论一个观点,我是在陈述一个事实。”

是的,不管时间是如何变化的,事物是如何发展的。人啊,永远都只在当下。

我觉得这本书和心学当真绝配。因为看清心,实力也只能在当下看清。心无定型,与其去预测心的变化,不如当下便看清。

如果时间的真相是当下,那我们就只能在当下看到心中之理。

若是如此,人生将永不迷路。


这篇读后感磨着磨着就写了快一个月。

事实上我要走的路还很长。知识不是智慧,想要成为有智慧的人。必将在生活中磨炼。

我觉得人生在世,必先知己心,然后知人心,再来将心比心。最后便是,与万物同心。


下一本读后感,打算写《非暴力沟通》

这本书教会我的,便是知人心





评论

热度(13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